電視

電台

熱門

X
新聞稿 Press Release
RSS
香港電台就申請興建新廣播大樓
回應新聞界查詢
發稿日期:2014-01-24

香港電台於去年十二月向立法會申請興建新廣播大樓,以配合推展政府所訂定的香港公共廣播機構職能。事件一直引起社會的熱烈討論。

為了讓市民加深了解及就新聞界近日有關新廣播大樓的查詢,港台現作出闡釋如下。

 

1.  港台新大樓造價不菲,為何港台需要推動新大樓計劃

港台肩負公共廣播的使命,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適時與不偏不倚報道本地及國際大事與議題;協力推動香港的多元開放文化;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服務普羅大眾,同時照顧少數社群的需要。八十多年來,港台持續製作優質節目,是一間富公信力的廣播媒體。面對數碼年代的挑戰,港台正推展數碼地面電視及數碼聲音廣播服務,更好服務市民。

港台提出興建新廣播大樓是為了加強新服務。另外,現有的廣播大樓亦已使用長達四十五年,設施陳舊,空間狹窄擠迫。而新大樓的所有設施的數目及面積,均依據程序,經由產業檢審委員會核准。

現時提出的造價是經過公開招標,在公平及具透明度的競爭過程而訂定。至於最近提出的修訂造價方案,削減7億2,400萬元是盡量把原來需要更換的一些已老化或過了使用年限的設備,搬遷到新大樓繼續使用,並以維修保養方式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此外,亦延遲購買一些新設備。這些都不是最理想的安排,但基於要削減工程計劃預算的前提下,這是一個勉強可行的辦法。

 

2.  港台的服務範疇是否太多,從而導致新大樓規模過大,造價不合理? 港台有否諮詢公眾對其服務的需要?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2009年9月22日宣布由港台肩負發展及提供公共廣播服務,並擴大港台的服務範疇。政府曾就新服務範疇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進行了廣泛的公眾諮詢。在確認公眾(包括各大政黨)支持後,新服務範疇在2010年8月被納入《香港電台約章》。香港電台亦已根據《香港電台約章》在現時廣播大樓有限的空間及設施下陸續開展有限度的新服務。新廣播大樓的規模及設備是建基於新服務範疇的基本運作需求。

香港電台的定位在過去三十年已經過多次漫長而充份討論。假如每次立法會或政府換屆都要重新檢討港台定位,公共廣播服務無可避免會受政治壓力影響。這種情況容易使人覺得公共廣播服務受到打壓,有損香港的國際聲譽。

 

3.  港台新大樓是否可以縮減規模?

港台位於九龍塘的設施在上世紀60及70年代落成,面積狹窄、設施陳舊,樓宇維修費用不斷增加。新廣播大樓的規模及設備是建基於新服務範疇的基本運作需求,是按照當年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及根據《香港電台約章》需要履行的服務範疇而訂定,港台不可能縮減新服務範疇,以至新廣播大樓的規模。

若將項目重新招標,整個工程得延遲最少18至24個月。項目的造價需視乎規模調整的程度重新再作估算。由於通脹、工資及物價等不確定因素,再重新招標時的項目造價未必會依削減的規模按比例減省。

 

4.  新大樓的電視錄影廠是否太多?

港台目前已有的4個電視錄影廠,已不夠應付現在每年700多小時的產量。電視部經常須租用場地或到公共地方進行外景拍攝,招致人手、設備、場地、以及運輸方面的額外開支。預計港台電視製作量在新大樓啟用後將可增至每年3,000小時,但港台屆時錄影廠總數只比現時多1個,增幅合理。

 

5.  港台已開展數碼聲音廣播,為何仍需設置模擬聲音廣播直播室,是否資源重疊?

港台雖然推出數碼聲音廣播服務,但仍然會繼續維持現時的模擬聲音(即AM及FM) 廣播服務,因此不能減少AM及FM廣播直播室的數目。在推出數碼聲音廣播頻道時,政府已表明先進海外國家的聽眾普遍視數碼聲音廣播為現有AM/FM廣播的附設服務,而不是代替品。因此,政府並沒有計劃以數碼聲音廣播服務取代傳統聲音廣播服務(即AM及FM廣播)。

 

6.  現時本港已有商營電視台提供免費及收費電視新聞節目,港台是否有必要提供電視新聞

港台在新廣播大樓正式運作後,計劃每天製作2小時的新聞節目,在早、午、晚共四個時段播放。

環顧全世界的公共廣播機構,均為市民提供電視新聞節目;港台作為香港的公共廣播機構,應與世界看齊,向香港市民提供電視新聞服務。港台在2012年初委託顧問公司就港台新電視頻道進行意見調查,絕大部分(91.5%)的受訪者希望港台的新電視頻道可以提供新聞節目。

港台多年來已成功建立良好品牌,成為深受社會信賴的傳媒,得到社會高度評價。香港中文大學由1997年起進行多次《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評分調查》,港台一直獲選為最值得信任的電子傳媒。港台有責任、有能力為市民提供準確持平的電視新聞。

 

7.  新大樓數據中心可否刪除或外判?

由於巿場上未有數據中心能利用雲端科技提供可靠的大型廣播系統服務,新大樓必須預留空間容納供廣播系統使用的伺服器及貯存設施。有論者指私營數據中心可提供貯存服務,但即使按巿場價下限每1TB(兆位元組)每月收費約需500元計算,貯存港台約34,000TB的多媒體內容,每年支出高達2億元。妄顧成本效益的外判,只會被市民質疑是否向相關業界利益輸送。

 

8.  新大樓的設備是否奢華

港台在器材裝備招標文件中沒有指定品牌、型號或供應商,只列出有關的技術要求(例如通訊事務管理局及英國廣播公司的技術規格)。有論者聲稱新大樓設備「先進、勞斯萊斯」,卻未能拿出數據或其他可行的技術規格支持,只是空話一句,無助理性討論。

 

9.  港台是否可以提供未來五年、十年的節目發展計劃?

《香港電台約章》已清楚載列港台節目的方向-

(a)    製作多媒體節目,為市民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

(b)    適時與持平地報道本地、國家及國際大事與議題;

(c)    提供能推動香港多元開放文化的節目;

(d)    提供可讓政府及社會各界討論公共政策、以不畏懼和不偏私的方式表達意見的平台;以及

(e)    服務普羅大眾,同時照顧小眾的需要。

至於新大樓落成後節目數量的增幅,港台會視乎市民的需要,按現行機制申請增撥資源。

香港電台會一如既往,堅守免於政治及商業考慮的宗旨,以公正中肯、嚴謹認真的製作方針,為市民提供高質素而多元化的節目,豐富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文化土壤。

 

10. 與2000年的預算對比,新大樓是否超支三倍?

新大樓的撥款申請仍待審議,根本不存在超支問題。2009年9月,政府發出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中,提及新大樓的建造費用估計約為16億元。該估算只粗略地把2000年的工程研究預算按2009年第三季的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作出調整,完全沒有計及港台推展新服務範疇所需的額外空間及設施。2011年建築署按新的港台運作需要及將軍澳第85區的選址,完成技術可行性研究,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招標。現時新大樓的造價與2000年工程研究的初步估算沒有可比性。

 

11. 新大樓落成後,港台現址如何處理?

港台廣播道現址將會交回政府。按2008年價格計算,位處廣播道黃金地段的港台現址地價約50億元。

請選擇日期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