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01010】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葉中賢
2020-10-10

Samuel:

自從數月前在座談會一別後,很開心收到你的電郵,希望了解我對於香港營商前景的看法。在信中,我深深感受到你作為初創企業老闆,對能否在香港繼續創業夢的憂慮,尤其你提到家人都勸勉你放棄創業夢,讓你正經地「打份工」過安穩生活,實在令我感觸良多。在此不妨談談我的看法,希望能為站在十字路口的你解惑。

這兩年世界大局急劇轉變,地緣政治、英國脫歐等令環球經濟變得複雜,香港亦面臨社會事件、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等接二連三的挑戰,營商環境是困難的,但並非無出路。記得今年初疫情爆發時香港鬧口罩荒,多間熱心廠家立刻設立生產線,為市民提供口罩抗疫。短短半年間,本地口罩生產商已超過60間,除了供應本地市民使用,部分更外銷至其他國家,為全球疫情出一分力,可見「香港製造」在國際間仍是信心保証,

事實上,香港不少廠商亦趁在這段期間轉危為機急速轉型,利用政府推出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俗稱BUD專項基金,資助範圍擴大至東盟市場,金額提升至400萬,協助港商走出香港開拓新市場。儘管東盟成員國大多仍屬發展中經濟體,但始終世界是圓的,隨着城市化不斷擴展和收入持續增加,中產人口比例與日俱增,其消費力以至對高端貨品和服務的需求都日益提高,具有相當發展潛力。所以工總亦建議政府,在下周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放寬BUD專項基金的資助要求,容許受助企業更靈活地運用資助撥款,加大力度用作網上推廣或其他線上宣傳用途,以應對全球營銷的形勢。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處於亞洲中心位置,若以飛機作代步,數小時便可到達亞洲各個主要城市,對於有意開拓亞洲市場的海外企業而言,具有利的地理位置,外國企業甚至可以更進一步,通過香港初創公司開拓大灣區市場,處處是商機。

Samuel,你在電郵中亦提及過,經營初創企業數年,因經濟下行,在資金及配對項目上經常遇到阻滯,有半年時間甚至是「蝕住做」,加上不少同學都離開創科行業,投身商界或投考公務員,令你頓感灰心。其實每個人的人生路都各有不同,選擇走上創業路上的你感到孤單在所難免,但別忘了你還有很多同路人,工總早幾年成立了香港初創企業協會,協助初創把創新意念轉化成產品或服務,與工業家、企業家和投資者作配對,擴大初創企業的商業網絡。這個協會現時凝聚了一班為數不少的初創企業家,大家互相分享經驗及困難,所以走在創業路上的你,孤身卻不孤單,如有需要,我可以為你引薦一下。

至於你提到不少同學都離開創科行業另覓出路,坦白說我是感到痛心的,人才是一個行業的寶藏,流失了便一去不復返。因此工總今年成立了教育事務委員會,與大專機構合作,舉辦座談會、實習計劃,希望培養更多年輕人,剛過去的9月便與城大合辦了『虛擬工業日』,讓城大學生向業界展示科研作品,令學生的創意概念有機會轉化為可銷售的商品,在市場上售賣;業界亦可透過此活動發掘具潛質的學生,為香港的創科和再工業化發展注入年輕新血。

當然,我們亦期望政府能為年輕人做多一點,故在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中亦建議政府,為聘用工業及創科人才的本地企業提供津貼,使大專畢業生學有所用,企業亦可受惠。同時,希望政府推動職業訓練局開辦應用學位課程,為具潛力但缺乏技術人才的行業,例如資訊科技、自動化設備制定課程,培養專才。

俗語有云「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經歷金融風暴、沙士仍然屹立不倒,逆境自強,今日輪到我們這一代人,難道就捱不過去嗎?Samuel,無論你最終決定繼續「創業夢」還是晉身「打工皇帝」行列,我希望你能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事,因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共勉之。

 

Daniel

2020年10月10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