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風自由Phone】慢性病共治先導計劃政府建議病人共付額參考水平每次150元
政府將於今年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採取政府與參加者共同付費模式。在治療階段,政府建議會每次就資助診症向醫生提供162元定額資助,而病人每次需支付醫生的共付額參考水平為每次150元,診症費用已包括基本藥物,政府會每季向醫生就每位參加者的慢性藥物提供資助藥費103.5元。
行政會議成員、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召集人#林正財 接受《自由風自由phone》訪問時指出,政府建議的費用水平是根據策略採購統籌處的大數據而得,「辦公室同事都搵咗港九新界唔同醫生診症費用,攞到個平均數出嚟」,150元只是建議收費,是一個中位數,不是固定收費,市民可以按可負擔水平找自己適合的醫生,醫生也可以按自己平日收取的費用水平自由收費,「唔在乎一個定價嘅,我覺得對醫生都有吸引力,(如醫生)好受歡迎可以set 個價高D。」
他強調隨著計劃推進,相關費用仍有空間調整,同時病人也可按照個人負擔水平及地區遠近,自行選擇相熟且可信的醫生,以此建立固定關係。如此一來,既可改變普遍港人「有事先睇」的習慣,繼而達到「一人一家庭醫生」的目的理念。
香港西醫工會副會長 #張允傑 認爲政府的「出發點」甚好,但150元「坦白講唔夠嘅,係偏低」。「要我地幫手照顧血壓高糖尿病病人冇問題,唔少業界反映政府出手太低,與市場價脫節得都幾多」。他指出坊間一般診症費用為是$300-500元,而計劃定價只有$312元,與現實市場水平嚴重「脫節」。此外,他也指出正常長期病患的藥費,平均也要$600元起。儘管政府會提供優惠價格予私家醫生購入相關藥物,但每季$103.5的藥費資助卻未能完全足夠應付病人的正常藥費。另外,藥品名冊内只有兩種常規藥物能提供優惠價格,醫生可選擇的範圍較窄。對此張允傑建議政府產可以擴大藥品名單,讓醫生可彈性選擇藥物,避免因此而轉介病人予專科。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 #彭鴻昌對此計劃表示支持,但關注計劃定位不清,受惠人群受限,「有能力嗰批可能已經有定期做身體檢查,甚至有私人醫生跟進緊;好基層嗰D,又有經濟考慮,哪怕係百幾蚊參與計劃,剩低嘅組群可能真係係吸引到中產或者中下小小呢批。」他又指,計劃未對綜援或低收入人士設豁免收費機制,可能令他們未能參與計劃,在健康公平的問題上並不理想。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
星期一至五 17:00-20:00
主持:陸宇光、陳燕萍、梁家永、李家文、李志堅、楊立門、戴希立、林緻茵、何鉅業、潘永祥、林雲峯、李立峯、麥嘉晉、何建宗
監製:陳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