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00815】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 陳友凱教授
2020-08-15

親愛的 Sam:

早前英國因為疫情而封城,你的隔離生活過得如何?還記得去年到劍橋探望你,我們在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附近午餐,之後還在教堂後的舊書店閒逛。現在回想,這一段美好回憶,好像已是數年前的事。自去年夏天,香港發生了一連串社會事件,衝突不斷升級,社會撕裂所帶來的傷害,甚至比新聞所見的汽油彈和催淚彈來得嚴重。

經過多個月的衝突,隨即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Sam,相信你對十七年前的「沙士」(SARS)也有印象。疫情再臨,香港人對「沙士」的傷痛記憶再次被勾起。我們最初以為疫情會好像「沙士」般,在兩三個月內結束,但病毒很快傳遍世界,香港也爆發第二和第三波疫情。

Sam,還記得數個月前,你問我,香港所發生的事情會怎樣影響大眾的精神健康。我當時告訴你,就像其他災難一樣,我們可以等到事件結束後再做評估。但之後發現,社會事件和疫情都不是單一事件,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精神創傷。不幸的是,這兩件事情仍未見終點,也很難預測將來的發展。

我最擔心的是,社會事件令部分市民對政府及公營服務的信心打折扣,有些受精神困擾的市民因為擔心個人資料外洩而不敢求助,令我們不能及時為他們治療。

有見及此,我們推出了一套精神健康自助工具「心之流」,令市民可匿名評估自己的精神狀況,了解有甚麼因素正影響他們的情緒。在過去幾個月,超過 11000 人使用了「心之流」。受訪者出現抑鬱症狀或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率較高,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當中不少人的抑鬱症狀與創傷後壓力症狀同時出現,並互相影響,使病情更加嚴重。

Sam,你曾經問我,香港是否多了人患有抑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我覺得我們要分辨症狀,到底是當下的壓力反應,還是疾病狀況。以橡筋來做比喻:當有外在壓力拉扯橡筋,橡筋形狀會改變,好像我們的大腦情緒變得繃緊,出現例如睡眠和食慾不振的症狀。但當外在壓力放鬆後,橡筋就會回復本身的形狀,我們可以將這種情況稱為「壓力反應」。但是,如果持續拉扯橡筋,慢慢變鬆,橡筋就會變鬆,亦無法恢復其本身的形態。這種情況,我們便會視之為疾病了。

在當前的社會中,外來壓力無處不在,我們不多機會離開壓力來源,令我們難以知道壓力離開後,症狀能否緩解。所以在「心之流」中,我們也有教大家用一個簡單的壓力測試。問問大家有否曾短暫地離開會影響情緒的事情,即使只有半天也可以,然後留意自己的壓力症狀有否得到舒緩。透過這個方法,我們發現,有稍為多於一半的受訪者是處於「壓力反應」的狀態,而其他人就可能是處於較固定的「疾病」狀態。

我們要謹記,許多外來壓力我們都無法控制,如果出現「壓力反應」的症狀,就要尋找方法,投入自己控制得到的事情,盡力保護自己。如果長期處於「無助」狀態,大腦就會以「節能模式」操作,變得緩慢、疲倦、沒有動力和消極,這些就是抑鬱症症狀。相反,如果讓大腦投入一些可控制的事情上,例如嗜好、學習,就可以幫助減輕、消除無力感,以較好狀態應對未來。

這並不是一種逃避。我最近讀了一本由十八世紀德國詩人 席勒(Frederick Schiller) 所寫的書,他身處法國大革命年代,人們雖然戰勝了封建制度,但不能克服自身的內在人性的弱點,造成災難性的混亂。席勒提出,人類不僅要獲得制度上的自由,還要擁有內在不受人性弱點束縛的自由,要建立這種心靈上的自由,我們必須有超越個人的更高的理想,才能得到足夠的力量去克服外在或內在的束縛,充分發揮我們所賦有的潛能。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想求助時,他需要面對社會對精神病的負面標籤。很多人仍然會擔心被歧視而不敢求醫。當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說出自己的困擾時,我們很可能會認為別人都過得很好,只有自己正經歷情緒困擾。但事實上,可能大部分其他人也有類似的經歷,只是大家也不宣之於口。

我覺得大家無須把精神困擾看得太負面,特別是當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出現精神困擾時,這種情況和自然災害所引致的損傷很相似。當災難發生時,無論你身體有多強壯,你也會受到傷害。所以,如果我們將精神困擾視為一種「損傷」,或者可以減少無力感和羞恥感。

在這一段或者還會持續下去的艱難日子,我希望大家都能夠互相關心,當面對分歧時,展現多一點關愛和理解,而非批評或質疑。

Sam,我不知道你何時才可以回來探望我們。我希望屆時香港社會已經可以逐步離開黑暗,回到你上次回來的樣子。請保重。

 

                             伯伯

                             友凱

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五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

專題分類:國際追蹤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