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10306】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 歐陽達初
2021-03-06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政府有條件增加資源應對失業潮 保障市民生計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在生活裡掙扎的香港市民: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在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蕭條、政治自由受到嚴重挑戰的時間,大家都感到徬徨不安。特別是經歷失業的打工仔女,更加百上加斤。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同我們的遭遇很接近,國際勞工組織在年初發表報告,回顧了去年不同國家受疫情影響的就業狀況,原來世界上超過93%工人所在的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工作場所關閉,全球流失了大約8.8%的總工時,等同2億5千萬份全職工作,大約是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4倍,酒店、飲食、文化、零售是重災區。比較來說,歐洲及亞洲的就業損失較美洲相對為輕,因為她們有較強的政策維持職位,例如政府對企業僱員的直接資助等。她們亦有較全面的收入保障,減低工人因為失業帶來的收入損失。它告訴我們,疫情的影響雖是全球性,但各國政府的應對政策對減弱這些影響仍舉足輕重。國際勞工組織就建議四大支柱,保障工人及基層市民的生計,包括刺激經濟與就業、支持收入保障及保留企業員工、維護在職人士的權益,以及促進不同持份者的參與。

而香港,就在剛推出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了針對失業人士的「個人特惠貸款」。雖為部分有周轉需要的失業人士提供多一個選擇,但問題是這個措施的背景,是政府拒絕接納民間、學界的意見,設立新的或是臨時的失業援助制度。當我聽到這個政策時,的確感到錯愕及失望。似乎政府將社會保障不足的問題,化約成為個人的債務問題,將責任推卸給廿多萬名失業工人。

政府可能參考了中小企貸款計劃,照辦煮碗地放在失業人士身上。借貸對企業做生意來說可能是常態,但是對失業人士來說卻可能是要面對不少風險。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曾提及預期的壞賬率是25%,即大約四份之一個案都可能無力償還。其實失業人士在借貸一年後,需要償還本金利息,否則要面對銀行追數及破產的可能。整體來說,政府沒有為失業人士提供最好、最有保障的政策,反而提供了最差的選擇:以個人債務、透支未來的方法,來處理失業人士開飯的問題,並不是保障失業人士的有效措施。我認為以政府的能力,可以做到的絕不止這些。

當然,每當提及失業援助金時,政府總有不同的理由推塘,最近就認為引入短期失業救濟,可能與現行措施重疊。究竟現行有什麼招數?原來就是指失業綜援放寬資產限額,以及調低在職家庭津貼的工時要求。但事實上,絕大部份的失業人士都沒有申請或不合資格申請。2020年年底大約有20000名失業綜援的受助人,而第四季的失業人士為245800人,即失業綜援只能覆蓋約7.7%的失業人士。除此之外,政府亦將在職家庭津貼的工作時間,暫時調低至72小時,希望支持到一些工時遭削減的在職家庭。

平情而論,放寬這兩個以扶貧作為目標的福利制度,的確可幫助部份身處資格邊緣的家庭獲得支援。但這兩個制度的性質,並不是要於短期內維持失業人士的購買力,即使稍為降低申請門檻,亦只能為身陷貧窮或接近貧窮的失業及就業不足家庭,提供安全網。更加不用提及這些需要審查的福利,長期都帶有標籤及申請的行政問題,而政府過去亦未有積極釐清大眾對這些制度的偏見和誤解,以至難以為失業人士提供適切的保障。所以,每當政府說已提供足夠的措施時,我總是覺得得啖笑。

綜觀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政府似乎相信只要控制疫情,市道自然復甦,失業率就會見頂,所以不會再有去年反週期政策的力道。雖然今年財政司司長都是維持赤字預算,但規模很明顯較去年細。如果計算赤字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上個財政年度差不多是9%,而未來一年則是大約3.6%,仍低於01/02年度的4.8%。其實這兩年的赤字可說是偶然性的財赤,並不代表我們整體出現結構性財赤。而財政儲備本身就是用來應對危機,所以在經濟衰退時使用公共資源,保障市民的生計,絕對是用得其所。

可能不少市民擔心,政府的經常性開支,特別是社會福利開支,好像不斷增加,會否拖垮整體公共財政?我認為大家不需過慮,相比很多西方國家,我們的政府開支比例仍然較細,負債有限,更不用說財政儲備。反而要留意的是,我們在未來幾年會進入所謂「財政鞏固期」,即是要滅赤。究竟政府會否向公共服務開刀或帶頭減薪?我希望所有市民一起,盡我們的努力,監察政府的施政,維護基層市民的權益。

 

 

歐陽達初敬上

2021年3月6日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