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30826】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執行總監 林慧翔
2023-08-26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執行總監林慧翔——家計會建議政府制定一套整全的政策 協助希望生育的人士移除障礙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考慮生育的香港市民:

家計會「2022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的最新結果顯示,本港25至49歲的已婚夫婦及同居伴侶的平均子女數目驟降至0.9名的歷史新低,「無孩夫婦」的比率較五年前增加超過一倍。 由1972年至2007年的35年間,大部分家庭有兩名小孩。然而,平均實際子女數目在過去數十年持續下降,由「兩孩家庭」、「一孩家庭」、到現在「無孩家庭」已經成為主流。

考慮生育的您們,不用感到孤單,調查顯示香港想生育的婦女的比率有所增加。想生或想再生孩子的受訪婦女比率由五年前15.3%增加至22%,另有超過兩成表示「未決定」及「不知道」。而且,接近一半的受訪者,仍然視兩名孩子為理想,相信家計會多年前的「兩個就夠晒數」電視宣傳片的確深入民心。回顧過去20年來,平均理想子女數目一直維持在約1.5-1.6名,與平均實際子女數目的差距越來越闊。接近四成半受訪婦女的實際子女數目少於理想,究竟有什麼原因令大家不願意或者不敢去追求生育理想?

受訪婦女表示「責任重大」和「經濟負擔加重」是養育孩子的主要困難。與五年前比較,更多受訪者認為各種經濟上的鼓勵、提高僱主及社會對家長的支援,和改善教育質素等措施可以提升她們生育的意願。

計劃生育時可能會遇到困難,有一成二婦女表示曾經使用生育指導服務。而沒有使用這些服務的婦女,除了沒有需要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了解這些服務」、「未能負擔費用」及「不知道哪裡有提供服務」。整體而言,受訪婦女對這類服務的憂慮,包括「服務費用昂貴」、「藥物或療程可能引起副作用」及「成功率低」等。

在本港,遲婚和遲生育亦越來越普遍。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香港女性的初婚年齡中位數在2011年至2021年的10年間,由28.9歲上升至30.6歲,而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則由30歲一直上升至32.6歲。此外,越來越多女性選擇不結婚,2021年本港初婚女性只有2萬2千多人,較10年前下降了超過一半。

家計會去年公佈的「202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其中有關18至27歲青年結婚及生育意願,我們發現計劃將來不生育青年的比率增加,而他們理想結婚及理想首次生育年齡亦有上升趨勢。這顯示年輕一代對婚姻的看法,跟上一代傳統的觀念有所不同。隨著香港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選擇比較多,除了結婚及生兒育女,亦有不少現代女性選擇專注發展事業。

在香港社會,考慮生育的婦女面對很大的障礙,包括工時長、養育兒女經濟負擔重和責任大、缺乏托兒服務等支援,很難同時兼顧事業及家庭。所以,無奈地,一些婦女可能因而延遲了生育計劃,錯失了黃金育齡期,甚至遇到生育困難,不能達至理想的生育目標。

過去幾十年,家計會並沒有原地踏步,除了緊守崗位做好節育指導服務,對於考慮生育的您們,家計會早已開展了不同的服務,例如婚前檢查、懷孕前準備、早期懷孕評估及生育指導等,亦提醒大家預早做好家庭計劃,鼓勵您們善用家計會的相關服務,以實現心中理想的生育目標。隨著遺傳學和基因技術的發展,家計會最近亦推出與香港中文大學 — 美國貝勒醫學院聯合醫學遺傳學中心合辦的賽馬會「高危配偶遺傳病基因篩查」計劃,為有生育計劃人士提供支援。

本港的總和生育率於2022年下跌至只有0.701的歷史新低,為全球最低。面對本港生育率持續下跌,而本港其實不乏會考慮生育、「未決定」或「不知道」生育意願的市民,除了關注移入香港之人口數字,我們更要為本港市民移除生育的障礙。

社會政策方面,家計會建議政府制定一套整全的政策,並呼籲社會各界協力締造一個家庭友善的社會環境,才能協助希望生育的人士移除障礙。經濟上的支援,包括房屋、教育、醫療和托兒資助,稅務寛減、生育及教育基金等;親職支援方面,包括彈性上班、有薪親子假、加強育嬰及托兒服務、延長有薪產假及父親侍產假等;此外,改善教育制度及質素亦會給予市民更大的信心。健康服務方面,家計會建議加強及增撥資源於懷孕前、生育指導、其他性與生殖健康及生育相關的支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方便並可負擔的服務。

家計會提倡及推廣性與生殖健康和權利,而生育選擇自由是每個人應享有的權利,所以我們鼓勵市民預早做好家庭計劃,包括生育與否、生育時間與孩子數目等,知情和負責任的生育選擇,都應獲得尊重。對於整體社會來說,生育率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人口統計數字;對於市民來說,包括不考慮生育、以及會考慮生育的您們,希望大家都能夠達至理想的生育目標,提升家庭幸福、改善生活滿足感。衷心祝願我們、所有香港市民都可以多一點快樂!

 

林慧翔醫生

2023年8月26日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張鳳萍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