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10911】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課程主任 鍾姍姍
2021-09-11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課程主任鍾姍姍——「走塑」環保之反思

*標題由編輯所加

 

海詠:

已經開學了大學一年級的學習環境你習慣嗎 我知道你是想修讀環境科學那你有沒有計算過每天會接觸到或使用到多少件含塑膠的產品  由每天把我們準時叫醒的鬧鐘到乘坐交通工具的必需品八達通卡 由大學飯堂的水杯到自己在家吃飯用的筷子 由天晴天雨都可以用的雨傘 到陽光海灘的絶配沙灘椅……這些產品全部由塑膠製成﹔塑膠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

 

在不知不覺中塑膠已成為現代人的必需品但同時 我們也意識到事事塑膠帶來的害處。當中最為人知悉的就是它難以分解因它難以分解所以為害百年又因它難以分解所以流入自然環境的塑膠產品會被海陸動物誤吞 阻塞腸道而死亡 塑膠垃圾又或最終分裂成為微塑膠進入自然界甚至人類的食物鏈。 更甚者,(這點就連小孩子也懂的)就是如果以焚化處理塑膠垃圾就會釋出世紀劇毒二噁英

 

雖然不少香港市民都認為塑膠「十惡不赦」但是還是天天在用天天在棄置原因縱使五花八門但我最常聽見的是以下數個:

 

一般市民會說:「保護環境是政府的責任政府無為我亦無須為」或「政府無禁就算我唔用其它人也會用不也於事無補

 

餐飲業界會說:「我們的利潤好低又要顧及衛生在不增加清潔消毒人手之下只好用完即棄如果有成本同樣相宜防水效果又相當的非塑膠一次性餐具我們一定使用

 

千呼萬喚 管制即棄膠餐具的計劃終於出臺 政府最快在2025年分階段要求香港的食肆禁用即棄膠餐具但可使用替代品不過那些才是合法的替代品則並沒有在相關的諮詢文件中說明。如此一來公眾和餐飲業界也鬆了口氣不過我卻垂頭喪氣何解

 

餐飲業界可以鬆一口氣是因為它們仍可繼續不需要額外聘用清洗消毒餐具的人手又因為其它行家也必需轉用成本較高的即棄代替品所以這個轉變不會令到某一家的生意流到另一家而非塑膠即棄代替品的額外成本亦可以合法合理地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消費者可以鬆一口氣是因為他們只要願意付額外費用就可以有幾方便得幾方便的隨地買 隨時吃喝 隨時棄置 情況就如5毫子的膠袋收費一樣慢慢地大家都會習慣和接受外賣是要多付幾塊來購買用一次就拋棄的非塑膠即棄餐具。

 

如此這般消費者和餐飲業界也可不用改變任可現時的做法下用得環保棄得安心因為到時他們直接或間接拋棄的再不是邪惡的塑膠。

 

然而我只能垂頭喪氣因為這計劃是「管錯餐具禁錯膠」。何解 計劃只針對餐飲場所使用塑膠即棄餐具的種種不是並容許以環保即棄餐具作替代當中就有三個衍生的問題。

 

其一、世上真的有即棄餐具是環境友善的嗎 難道用竹纖維及甘蔗渣製成的一次性廢棄飯盒就不需動用地球資源來運輸和堆填這些所謂環保的即棄飯盒到底如何能夠解決香港「垃圾圍城」的問題   其二、在回收基金過去數年的努力下香港本土傳統塑膠的回收再造能力已慢慢形成禁止使用傳統塑膠製成的即棄餐具雖然能夠從源頭減少傳統塑膠即棄餐具廢物的產生量但同也限制了傳統塑膠回收再生做行業的發展將來若果有所謂可降解塑膠的大量出現傳統塑膠回收再生做行業必定會受到很大的窒礙因為傳統塑膠如與可降解塑膠一起循環再造的話便會大大減低製成品的性能和價值。其三一次性塑膠餐具是否還可以很便宜地在零售層面購得 如果可以單單是食肆經營者不可以用既不公平也有違管制的原意。

其實無論是垃圾圍城還是微塑膠入侵海洋根本原因是在於人類一用即棄和貪方便這兩個根深柢固的壞習性所以邪惡的不是塑膠而是人類的壞習性。諉過於膠就是不承認責任其實在使用塑膠的人因此任何有效的規管必須要能夠把人類這兩個壞習性徹底改變或令其無發揮的餘地否則只是自欺欺人。

姑姐

2021年9月11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發表評論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