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30812】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阮博文
2023-08-12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理大管理及市場學系教授阮博文——政府醫療公帑應該病人走 便利跨境醫

*標題由編輯所加

修讀醫療管理課程的同學:

我最近注意到媒體有很多對跨境醫療的報道。討論最多的,是在大灣區定居的港人的醫療需要。較早前亦都有討論,招攬內地醫護人員來港工作,以舒緩香港醫護人員不足的情況。亦有些討論,關於香港長者到大灣區接受長期護理服務。我想在這裡分享一下我對以上幾個議題的看法。

 

先講港人在大灣區的醫療需要。我們先要明白兩地醫療融資制度並不相同,兩地居民享受公共醫療的福利亦不同。香港市民在香港到公立醫院求診只需付象徵式的費用,大部分的費用其實已由公帑支付。醫管局醫院每年獲得政府八百幾億撥款來提供服務。

內地的醫院,不論公立或私立,都沒有這樣的政府撥款。他們靠收服務費和藥費來營運,而並非政府撥款,服務費由保險或個人支付。內地居民絕大部份都有公營的醫療保險。在職政府或企業的僱員一般都有職工醫療保險,保費由僱主及僱員共同分擔。員工的部分在薪金中扣起來。非全職僱員、自僱人士或沒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參加居民醫保,保費由個人支付一部份,政府補貼一部份。兩種醫保都覆蓋門診及住院服務,不過使用服務時都要再繳交分擔費。職工醫保的福利比居民醫保好,分擔費亦都比較少。整體分擔費可佔醫療總開支三成至五成,金額不少。如果沒有醫保,病人就要支付全數金額。

港人如果在大灣區工作,自 2020年開始,可以參加當地的職工醫保。甚至如果由香港公司派遣的港人,可能他在香港公司的私營醫療保險,一般都可以支付在內地接受醫療服務的費用。

至於在大灣區退休的港人,他們可以購買當地的居民醫保。保費平宜,有政府津貼。

很多在廣東省居住的港人都會回港到香港的公立醫院,看醫管局專科門診,取藥後返回內地。現時住在廣東省的港人還可以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就診,以香港長者醫療券支付費用。有議員建議擴大這個做法到其他大灣區指定的大醫院(內地稱為三甲醫院)。這些安排都可以提供更多方便給居住在大灣區的港人,不過行政上的安排會比較複雜,現在仍然未做到。

我認為更加妥當的做法是容許港人用醫療券去購買當地的居民醫保,當地的居民醫保的保費並不貴,只是幾百元一年,所有年齡層都劃一收費。與香港的自願醫保不同,長者的保費比年青人的保費貴很多倍。有了當地居民的醫保,生病了都不用長途跋涉回港就醫。如果醫療券只可以用來看醫生,每年只有二千元,如果需要住院,一定不足夠。容許住大灣區的長者用來買醫保,保障會更好,更方便。不過居民醫保都要繳交分擔費,病人要自己負擔。如果要住院,數目可能很大,要有積蓄來應付,與香港不同。

我自己的看法是,政府的醫療公帑應該跟病人走。如港人已經定居內地,又沒有打算回港就醫,我認為政府可以對簽署了不回港到公立醫院就醫的人士提高他們的醫療券金額,以幫補他們在內地的醫療費用。

 

我多年來都建議醫療公帑應該「跟病人走」。就算在香港,亦都應該這樣做。現在公帑是一筆過先付醫院,醫院做得好不好,有沒有效率,錢已經到手。做得好,反而會吸引更多病人,但資源又不會增加。做得慢些、差些,少些病人,得到資原都是一樣的。完全沒有誘因做好些,或提高效率。實施「錢跟病人走」,我認為公立醫院的效率會大大提高,大灣區港人亦會有更好的保障。

至於利用灣區醫療人員來舒緩香港公立醫院的人手不足的問題。以往,經過兩地政府安排,有少數的醫護人員來到香港公立醫院工作。在疫情高峰期,亦有內地的醫護人員來港,支援香港醫院。表面上這些安排非常可取。香港可以在短時間得到更多醫護人才。不用自己慢慢訓練。廣東省的醫護人員會講廣東話,來香港也快捷、交通方便。香港醫護人員的薪金對內地人員亦相當吸引,安排似是雙贏。但若詳細分析兩地的醫療人手數量,按每千人口計,廣東省的醫療人手數目並不比香港好。香港醫生對一千人口是2.1,廣東省是2.4,多很少。香港護士對一千人口是 8.6,廣東省只有 2.97。香港藥劑師對一千人口是0.43,廣東省是 0.35。就算中醫,香港中醫對一千人口是 1.09,比廣東省的 0.4 多。短期,像疫情危急情況或小數目應該沒有問題,而且是好事。但香港作為大灣區成員之一,不應該將自己的問題轉嫁給其他灣區城市。所以靠用大灣區醫護人員來補充香港醫療人員不足並不可以作為長遠的政策,加上兩地醫護業的訓練和規管都很不同,萬一出現醫療意外,會涉及很多複雜問題。

比較高成本效益的做法,我覺得可以在大灣區發展港人的長期護理院舍。香港大部分的長期護理院的質素都不理想,主要是空間不足、人手長期不足。內地土地沒有香港緊張,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打做一些較舒適的護理院。長期護理院舍不需要很多有專業資格的醫護專業人員,一般護理員的培訓時間亦比較短,在內地招聘及提供培訓問題應該不大。當地工資相對香港亦較低,香港人手短缺,工資又高,服務無法改善。社署應該委托非牟利機構在大灣區開辦多些高質素的院舍讓願意的香港長者到當地居住。

同學如果有意思到大灣區工作,或者有家人想到大灣區退休,希望以上的資料可以幫到你們。

 

阮博文

2023年8月12日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張鳳萍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發表評論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