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31104】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 李行偉
2023-11-05

親愛的Paul和我所有裘槎環境水力實驗室的香港學生:

你們好!過去兩年,極端天氣為我們這個世界都會帶來異常暴雨,引發民眾不少疑問,香港的排水系統是否落後於國際標準? 水利設施對城市規劃的重要性,又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有幸參與了多個都市創新防洪工程。90年代開拓香港第一個水力物理模型來研究新界西北部【梧桐河】氾濫,以及【元朗洪水繞道】的設計,到2000年代屢獲殊榮的【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都有參與。而且通過長期觀察,有深刻的體會。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些對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帶來的災害的看法,並就如何提高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的防洪能力提一些建議。

​​

 

 

香港排水系統防洪表現的回顧

香港位處熱帶氣旋的尋常路徑,每年的平均降雨量約為2400毫米,是太平洋周邊地區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在特大暴雨期間,本港北部鄉村的低窪地帶和天然洪氾平原,以及市區部分老化的舊區,都可能會發生水浸。也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山泥傾瀉。  對市民和商業活動, 都產生極大的破壞和干擾。在一個國際大都會和金融中心,這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在過去幾十年,我們目睹香港不斷有渠務和排水工程,去改善這個情況。

回顧這些年,香港的雨水防洪系統可以說是達到國際標準,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的。 1990年代,旺角一遇大雨就會水浸,汽車輪胎被水淹沒,洪水湧入旺角地鐵站,而這一切都在2004年【大坑東地下蓄洪計劃】啟用後便成為歷史。一直被水患困擾的元朗新市鎮,元朗排水繞道建成後,消防員拯救老幼的歷歷在目險象也沒有了。 同樣,香港北部的中上環商業區以前也經常遭受水災,我記得在 2008 年的一場暴雨中,在半山干德道冒險駕駛汽車穿過1米深的洪水去香港大學的情景。 2014年做了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後便解決了問題。後來再做了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市民得到一個很大的收穫,現在即使是黃雨天氣,我們也能在跑馬地舉辦週三晚上的傳統賽馬活動,受大眾歡迎。 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造成沿海嚴重洪澇。 颱風後那天,我曾沿著半山的寶雲徑行走,親眼目睹渦流進水口成功運作,將高速洪水從陡坡分流至排水隧道至數碼港入大海。香港政府多年來一直採取「防洪三招」,即上游截流、中游蓄洪及下游疏浚的防洪策略;隨著這些大型基建陸續完成,這些地區發生嚴重水浸的風險已大幅減低。

在多個國際學術會議上,我在主旨演講中都展示了這些創新設計和成功的實踐,無一例外地都贏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被視為典範案例。

然而,大自然總有它的驚喜,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無情的。近年來,氣候變化也導致了一些完全意想不到的洪水事故。一般是由於降雨強度大幅增加,海平面上升,再加上風暴潮等因素,水淹風險大大提高。最壞的情況,是暴雨剛好發生在高潮的時間,一切不利因素疊加,便會引起災害。而這些災害,在許多國家都發生。全球而言,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受氣候變化影響的一個比較脆弱地區。

近年來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害風險加劇引起全球關注,特別是2022年巴基斯坦異常季候風暴雨引起的嚴重洪澇災害,1700餘人死亡,3300萬人受災。 2023 年9月7日,香港每小時降雨量史無前例,達到158.1毫米,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而香港東區也錄得強降雨,在一些以前較不受水浸問題影響,不是水淹黑點的地區造成大規模水浸。

簡單來說,隨著全球暖化,大氣的水含量隨溫度增加也相應增加,由於大氣持水氣能力增加,一旦下雨,降雨量和隨機性也會增加, 引起極端暴雨的可能性和風險也會增加。 國際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專家普遍認為,全球氣溫,若是超過 1.5 攝氏度,會在多個方面 - 包括風暴潮,暴雨,生物多樣性,以及赤潮- 引起不可逆轉的不利趨勢。

許多專家認為2021、2022年是個轉捩點——鄭州洪水、巴基斯坦洪水、歐洲也不例外,法國和德國也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洪水。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Antonia Guterrez(安東尼婭·古特雷斯)所說,怎樣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的最大挑戰。

 

關於加強城市防洪的建議

香港的經驗表明,災難的發生往往是由於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或者因素,同時發生而導致的。 當災難發生時,整個社會都往往手足無措,沒有足夠的數據來了解正在當前發生的事情和應急。國際上有一個共識,緊迫需要提升有關對氣候變化和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

在以前扎實的排洪及工程管理的經驗上,我認為在幾方面需要注意,才可以保持香港水安全創新科技的可持續發展。

  1. 重新評估香港城市沿海各區域的水淹風險,從而設定工程和非工程對策。-就像2010年大埔【沙埔仔村】水災後,把香港新界所有山區做一個水淹風險研究。
  2. 全球暖化影響水安全是多方面和跨學科的: 水淹,海岸帶保護和復原力,以及水生態問題。需要綜合全盤考慮。 事實上,近年來,包括荷蘭和新加坡在內的許多國家已投入數百億美元創建研究中心和基礎設施投資,以更好地適應氣候變遷的影響。 這種前瞻性承擔精神,值得香港借鏡。
  3. 香港在雨水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的紮實經驗,並融合了國際最佳實踐。需要與大灣區和國際上進行更多持續合作,了解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感測器和預警系統的創新科技發展。建議政府設立專項,鼓勵有關氣候變化災害的跨學科研究,有助提升本地工程師的創新科技設計能力,培養下一代跨學科人才,主動爭取融入大灣區水安全創新科技建設,參與「生態文明」的國家議程。

 

你們的老師

李行偉

2023年11月4日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張鳳萍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